六级炮塔作为高级防御工事,其火力强度与射程远超低级炮塔,对轻型和中型单位具备显著压制效果。针对这种高威胁目标,进攻方需采用多兵种协同与战术组合。集中远程火力是基础策略,火箭炮、重型坦克及轰炸机组成的攻击小组可依托射程优势进行持续打击,同时需注意炮塔对空火力的覆盖范围,避免空中单位过早暴露在攻击范围内。
地形利用是突破六级炮塔防线的关键因素。森林或山地能有效遮挡炮塔视野,为部队提供隐蔽接近的路径;夜间或雾天作战可降低炮塔命中率。侦察机或特种部队需提前探明炮塔周边防御布局,包括辅助炮塔位置、驻守兵力分布等情报。电磁干扰类技能可短暂瘫痪炮塔功能,为突击创造时间窗口。
防御战中应对六级炮塔需构建层次化防线。将反坦克炮部署于森林获取攻击加成,坦克作为前沿屏障吸引火力,摩托化步兵伺机绕后突袭敌方炮兵单位。炮塔自身应配合三座以上辅助炮塔形成交叉火力网,尤其需防范火箭炮的群体伤害效果。对空防御需混合部署防空炮与导弹塔,优先拦截轰炸机群。
长期对抗六级炮塔需注重资源调配与科技发展。优先升级榴弹炮射程科技,使基础射程220的榴弹炮通过5级阵地和军官加成突破300距离;军团科技中喷气式飞机与喀秋莎火箭炮能有效压制炮塔集群,但需解决军团城产能限制问题。皮肤与军官配置上,野马皮肤和戈沃罗夫专属军官可显著提升对应兵种对炮塔的杀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