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在二战风云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价值在于远程火力压制和阵地控制。反坦克炮和榴弹炮是必出军备,尤其在游戏中期能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需炮兵部队射程普遍大于自身视野范围,这意味着它们无法攻击视野外的目标,必须依赖前排单位或侦察部队提供视野支持。炮兵防御力极低,反坦克炮防御值为0,榴弹炮防御仅50,一旦被敌方近战单位突袭几乎无法生存,因此必须严格保护其站位安全。
反坦克炮专精克制装甲单位,应优先部署在森林地形以获得攻击加成,但需注意其进入阵地需要1分钟准备时间,机动性较差。榴弹炮则适合对付集群步兵和轻型载具,具备范围伤害能力。火箭炮作为后期进阶兵种,能自主移动且保留森林加成,喀秋莎和龙卷风火箭炮对车辆和舰船有显著伤害加成,射程优势使其可跨地形支援作战。炮兵部队必须与坦克、步兵等兵种协同,形成前排抗伤-后排输出的标准阵型,避免单独行动。
进攻时需采用架设-输出-转移的循环策略,提前在预设位置完成架设,利用射程优势消耗敌方兵力。防御战中应将炮兵部署在炮塔和基地后方,借助森林或掩体提升生存率。火箭炮需特别注意仇恨机制,避免与敌方远程单位对射导致战损。攻城战中炮兵需优先锁定敌方炮塔和军事设施,但要注意攻城炮对其他兵种伤害极低,仅适合拆建筑。所有炮兵单位都应保持分散站位,防止被敌方范围伤害一网打尽。
蓝色品质的M101式105mm榴弹炮建议提升至5-8级,反坦克炮同步强化;紫色品质的M40自行火炮若作为主力需重点培养至6-9级,而M26潘兴重型坦克作为辅助单位保持3-5级即可。火箭炮科技应集中资源发展,但避免平均分配。军官选择上优先考虑提升炮兵射程或伤害加成的角色,科涅夫等增加装甲单位属性的军官也能间接提升炮兵生存环境。资源有限时务必专注单项养成,切忌全面升级导致战力分散。
其超远射程能压制关键区域,迫使敌方改变行进路线。火箭炮更具备改变战局的能力,龙卷风火箭炮能有效应对敌机群袭扰,喀秋莎则能跨地形打击海上目标。但要注意炮兵部队极度依赖战场信息,必须配备足够侦察单位掌握敌方动向。后期大规模会战中,炮兵应编入专门的火力支援编队,由指挥官统一调度集火优先级。合理运用炮兵的单位特性,能显著降低主力部队的推进阻力。